首页
史海揽要 名家名著

梅文鼎《方田通法》、《古算器考》
  梅文鼎(公元1681-1763年),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一生著述颇多,计有《筹算》、《笔算》、《归除捷法》、《历算全书》等八十多部。在天文学上主要介绍《崇祯历书》,解释《大统历》。在数学上传播中国古代的一些先进数学,并介绍部分西方算法。其中《几何补编》有所创见。《笔算》后附录《方田通法》和《古算器考》两篇短文。
  《方田通法》介绍由步数求亩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其中“截归法”、“减法”、“飞归法”、“留法”,均适宜用珠算。还有“归除捷法”一则,是“金蝉脱壳”法的进一步发展。《古算器考》是讨论古筹算及珠算历史问题的论文,可以说,这是我国珠算史的第一篇论文。

相关链接
  链接一:历史名人——梅文鼎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宣城县人。是清初著名的天文、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者多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早年,随其父读《周易》,即喜观天象。27岁起,开始学习数学、历法,终身潜心学术。清初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文鼎从小受家学熏陶,后从师学习天文历算知识,不仅能懂其历理,且能“发所以立法之故,补其遗缺”。他一生著述正多,绝大部分是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他之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对古代历算的考证和补订,二是将西方新法结合中国历法融会一起的阐述;三是回答他人的疑问和授课的讲稿;四是对天文仪器的考察和说明;五是对古代方志中天文知识的研究。总计达66种。其数学著作达26种,冶中西数学于一炉,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总名之曰《中西算学通》。文鼎不仅是一位有杰出成就的自然科学家,而且能诗能文,他所写的序言、引言之类,落笔成趣,文采斐然,颇具文学欣赏价值。他既不泥古守旧,也不盲目崇拜,而是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他对难解之书,难释之义“必欲求得其论,往往至废寝忘食”。他到处搜集没无闻的古籍,“遇古人之旧说,虽片纸如扛鼎”。梅文鼎是我国承前启后的杰出的天文、数学家,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吴孝和同称为世界科学巨擎。
  梅文鼎中西天文学的造诣都很深,天文学著作有40多种,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梅文鼎非常注重天象观测,创造了不少兼收中西方特色的天文仪器。他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对当时和后世融会贯通中西方天文学具有很大作用。

  梅文鼎最重要的贡献是在数学方面,他写了20多种数学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进行了融会贯通,对清朝数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逝世之后,后人将其历法、数学著述汇为《梅氏丛书辑要》。诗文杂著则以《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刊行。

梅珏成·《增删算法统宗》
  梅珏成(1681—1763),清代著名数学家,字玉汝,号循斋,又号柳下居士,安徽宣城人。他自幼从祖父、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学算,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成进士,曾任编修和左都御史,参与修国史分纂《数理精蕴》和《历象考成》诸书,年老退休后于1757年修订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编成《增删算法统宗》一书,增删后的书,基本保存“九章”各目,去粗存精,正其讹谬。此书刊行后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有力推动了珠算在清代的发展。

相关链接

链接一:故宫博物院珍藏——《御制数理精蕴》

故宫博物院 (2003年09月11日)
  《御制数理精蕴》,45卷,允祉等编撰,清康熙年内府铜活字本。半页9行,行20字,上图下文,行15字,小字双行,行20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鱼尾上记书名,下标卷数、页次和卷名。版框21×14.5cm。无序跋。
  是书系清康熙皇帝晚年时接受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议,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诏开蒙养斋,并赐梅文鼎之孙梅瑴成举人头衔,充蒙养斋汇编官,会同允祉、允禄等开始编撰,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告成,历时10年之久。
  《御制数理精蕴》一般称《数理精蕴》,是一部介绍包括西方数学知识在内的数学百科全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及附录。
  上编5卷专讲数理,立纲明体,是全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卷一包括《数理本源》、《河图》、《洛书》、《周髀经解》等;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是根据张诚、白晋的法文译本修订的,共12章,分别讲述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内接外切多边形、下编40卷,分首部、线部、面部、体部、末部等5部分。分条致用,分别进行详尽的论述。首部卷一至卷二为实用算术;线部卷三至卷十讲述正比例、反比例、配分比例、合分比例、盈不足术等算法;面部卷十一至卷二十二讲述勾股定理、三角形、割圆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术、直线形、曲线形、圆与正多边形互容等几何计算问题;体部卷二十三至卷三十讲述立方、直线体、曲线体、等面体、球与正多面体互容以及堆垛术等问题;末部卷三十一至卷四十讲述西方传入的代数学知识,包括借根方比例、对数计算、比例规以及难题等,并在我国首次介绍了关于计算尺的知识。
  附表4种8卷,包括素因数表、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三角函数对数表等。
  《御制数理精蕴》还有很多版本:四库本、袖珍抄本、同治本、光绪本、宣统本等。《御制数理精蕴》于雍正时作为《律历渊源》的一部分再度出版。
(撰稿人:郭兴宽)

沈士桂《简捷易明算法》
  沈士桂(约17、18世纪),清代珠算家,字丹甫,浙江武林人,今杭州人,善长会计和珠算术,是清初浙江一带有名的钱谷师爷,即会计,担负着田赋银两的繁重计算任务。康熙二十年,1682年著《算法大全统鉴》,不久版毁于火,未能广泛流传。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就原稿删繁就简,编成《简捷易明算法》。
  《简捷易明算法》四卷,书中注重加算基本功训练,大乘大除用流法处理,特别是书中介绍用“纳伯尔筹算结合算盘计算乘除”,是明朝珠算书所没有的。

方中通《数度衍》
  方中通(公元1633-1698年),清代初年数学家。字伯位,安徽桐城人。哲学家方以智的次子。他从小继承家学,学问渊博。在数学、历法、物理以及音韵等方面皆有专长。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学天文历算,又与梅文鼎相交往。著有《数度衍》24卷(1661),其中有自撰的《尺算》、《珠算》、《几何约》各一卷,《笔算》两卷。方中通在著《数度衍》时,付出了很多心血。他提出“乘莫善于筹,除莫善于笔,加减莫善于珠”的看法,肯定了珠算的优点。

李长茂·《算海说详》
  李长茂(生卒年月不详),清初数学家。字拙翁,号睡足轩强恕居士,山东章丘县人。清初在南京做过官,顺治十六年(1659)写成《算海说详》(又称《算法说详》)九卷。这本书是以《算法统宗》为蓝本,删繁就简,压缩而成,对各种算法讲述甚详,但少图解,其中“首尾挨位乘法”,即今之“位位清”是其首创。此书流传甚少,故宫博物院有康熙元年(1662)刊本6册。

许桂林·《算牖》
  许桂林(公元1778-1821),清代数学家。字同叔,号月南,又号月岚,江苏海州人。由拨贡生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他精通经学诗词古文,兼学算学,著书甚富。其著作《易确》、《读易记》由门人刻行。著《算牖》四卷(1811),书中认为“算家以简为贵”,故以《数理精蕴》算书中的日用算法,并辑以杂法编集成书。书中主张筹(纳伯尔筹)珠联用,他说:“盖乘除俱莫善于筹,而加减实莫善于珠,……合此二善,省心省手,无以越之。”

相关链接
链接一:港城名人--许桂林
  许桂林(1779—1822年),字同叔,号日南,又号月岚,别号栖云野客,许乔林胞弟,清海州板浦人祖籍安徽。
  许桂林12岁参加童子试考取秀才,被学官称为“奇才”;20岁时,按试淮海获第一;嘉庆十四年(1809年)和二十年(1815年)两次获得海州科试第一名;嘉庆十七年(1812年),以《腹稿赋》取“拔贡生”;喜庆二十一年(1816年)秋,中丙丁科举人。
  许桂林不贪求功名利禄,终生以教书为生。他“志于诸经”,精于诗词文学。精古算术及天文星算历算的研究,22岁时就写出第一部数学论著《宣西通》,对中国算法“宣夜”作了精辟的解释。
  许桂林一生著作甚丰,除参与编纂《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外,可考书目近40种、160卷。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八月,抱病写成《北堂永慕记》。道光二年(1822年)春,许桂林病逝,年仅43岁,葬于灌云龙苴埠苴村。

张豸冠·《珠算入门》
  张豸冠(生卒年月不详),清代副榜贡生,字神羊,浙江海宁人,久客京师,研究算学,著有《景献初编》、《珠算入门》、《割圆记摘录》、《算术随录》、《畴人盛衰》等书。它虽是士大夫,研究数学,但不岐视珠算,他在《珠算入门》的“珠算兼筹说”一节中,谈到笔算、筹算(纳伯尔筹算)、尺算、珠算的优缺点时说:“筹算、笔算虽雅,而迟速珠焉,表算尺算虽更疾,然比例数至十万而极,比例尺规至千分而极,四行以下,俱须截零,不若珠算之辨析毫厘,且选表画尺,非夫人能为者。此乃推步制器所用,非寻常乘除所用也,第诸算之中,固以珠为便捷矣。”这是对珠算较为公允的评价。

潘逢禧·《算学发蒙》
  潘逢禧(生卒年月不详),字澹如,福建闽县人。清光绪七年(1882)著成《算学发蒙》十三卷,包括总括、古算、珠算、笔算、筹算、尺算等六项内容。此书的特点是,注重指法练习,而且四种乘法都有图解,在除法中尤欣赏归除法,并在书采用梁上三珠梁下五珠的算盘,他在书中否定了梅文鼎的算盘起源于元末明初之说,推定算盘起源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