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海揽要 珠算简史 萌芽

商周时期
                  (约前1600-前221年)
   【提要】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其历史源远流长。上古时期的垒石记数、结绳记事和殷商甲骨文中的十进制记数法,都是珠算产生的基础。及至周代,数学作为六艺之一,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根据陕西岐山县西周遗址出土的九十粒陶丸可知,当时人们已开始使用有色圆珠作为记数和计算的工具了。

  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其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珠算萌芽于商周时期。上古时期的手指计数、垒石计数、结绳记事,商周时期甲骨文中的十进制计数法、用来计数的陶丸等,都是珠算萌芽的基础。

  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进入新石器时代,过着群居渔猎的生活。随着生活及生产的发展,这时便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一开始,人们用手指、树枝、石子来计数。后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计数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们又开始在绳子上打结来记数和记事。也就是结绳记事。

  俗话说“结绳容易解绳难”,用结绳的方法也不是很方便。人们又开始在树木、木棒、陶器、洞壁、兽骨上用刻痕的方法计数。南通海安青墩文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麋鹿角,上面有三道人工刻痕,这是古人表示的“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中有一、十、百、千、万等十进制数,而十进制计数法正是珠算算理算法形成的基础。

  1976年3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发掘出西周王朝早期宫室遗址,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九十粒陶丸,分青黄两色,其中青色二十粒,黄色七十粒,陶丸成浑圆形,考古学者认为,这是西周时代作计算用的圆珠。如果此说成立,我们可以推断远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已用圆珠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工具了。算盘的“以珠代数”,就是由此得到启发的。

  河图洛书历来被称为华夏文明的源头。相传,距今七、八千年的伏羲时代,一个龙马从黄河中跃出,身上刻有" 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居中央"的数字,这便是河图。伏羲依照河图而演绎出了八卦图。自从伏羲发现河图以后差不多过了八百年,大禹治水时,一只神龟从洛河中爬出,背上也刻有数字,"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这便是洛书。大禹依照洛书制定出治理天下的九章大法。

  有学者研究发现,珠算的数学原理可能就来源于河图洛书。第一,河图洛书中把“五”这个数学看作是最重要的,都是“五居中央”,珠算中的五升制可能就来源于此;第二,洛书的纵、横和对角线方向上的三数之和都是15,算盘中每档7珠共表示15,两者是相一致的。第三,算盘珠的形状与河图洛书的的白点图和黑点图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有这些文物史料说明,商周时期是我国珠算的萌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