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 珠算史研究

国第一本《初等小学珠算入门》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8-29 16:05:36 访问次数:

我国举办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年制定《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五年,高等浑年,其初等小学各科目要义中,对《算术》一科有如下说明:“其要义在使知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心思。当先就十以内这数示以加减乘除之方,使之纯熟无误,然后渐加其数至万位而止,兼及小数;并宜授以便将来寻常实业之用。”

章程规定小学第四、五常年学习珠算,高等小学第二三四常年学习珠算,共学五年时间,可见对珠算是相当重视的。

民国成立,1912年教育部制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初小改为四年,高小改为三年。从初小第四常年开始到高小毕业,每年都学珠算,共学四年,也是相当重视珠算教育的。1916年,教育部又公布《国民学校施行细则》,初小改为从第三常年开始学珠算,啬了一年,共有五年时间学习珠算,都是保持了《奏定学堂章程》的精神。

解放后,1952年教育部制定《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内有珠算教学大纲,其中写着:“珠算是我国很早就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它的特点是计算迅速,使用方便,在我国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小学算术课包括珠算。”并规定小学四五年级学习珠算,共上课87课时,课外作业48课时。以后虽有变动,但在小学一直规定要讲珠算。可见我国一直是重视珠算教育的。1903年学制确定之后,各书局编辑教科书以应学校之需,其中以商务印书馆较为著名。现在就其所编的《初等小学珠算入门》作一简单介绍。

《初等小学珠算入门》是我国第一本学校用珠算课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初版,山阴杜秌孙纂辑。它是供衽小学第四第五两学年之用,是教员用书,因“此时学生初习运珠,必须口授,故教科暂付缺如”。

全书共上下二册,分四篇:“(一)二十以内之布算法;(二)二十以内之加法及减法;(三)面以内之布算法及其加减法;(四)百以内之乘法及除法(只讲一位法数之乘除法)。多位数四则计算在高等小学内学习,另编有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