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小的算盘里,藏着这么大的中华智慧!”10月2日,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来自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70多名师生跨越四千公里来到江苏南通,走进中国珠算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文化研学之旅。这场跨越雪域高原与江海之畔的相遇,让藏地学子在珠算文化的浸润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共绘汉藏文化交融的温暖画卷。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是江苏对口援藏的重点学校之一,多年来与江苏教育系统保持着深厚的交流纽带。此次学校特别策划“强国少年行”,组织学生代表赴江苏开展文化研学,而中国珠算博物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地,成为此次行程的关键一站。“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实地探访中触摸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随行带队老师次仁旺堆表示。 
上午10点半,师生们抵达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中国珠算历史厅”。从先民的计算工具,到唐宋“算盘”的定型;从明代“珠算”远播海外,到如今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件件古算器、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动态演示,将珠算数千年的演变娓娓道来。“哇,算盘的历史有这么久!”“朱载堉用算盘算出了十二平均律?”“原来以前的珠算口诀跟现在的差不多啊!”,学生们围拢在展柜前,盯着眼前展品,发出阵阵惊叹。在互动体验厅,博物馆老师为孩子们示范拓印技艺。学生们挽起袖子,手持滚轮,小心翼翼地将珠算主题雕版上的纹路转印到纸上。格桑卓玛第一次接触拓印,看着自己手中的作品逐渐显影,兴奋地说:“以前只在课本里学过‘活字印刷’,今天亲手拓印珠算图案,才真正体会到非遗技艺的魅力!”随后,孩子们还体验了传统的飞花令诗词游戏,以"月""国""秋"等关键字进行诗词接龙,在智力的比拼中感受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魅力。在展馆里,藏族孩子的笑脸与手中的珠算主题作品相辉映。陆央玫铎同学说“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中华文化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藏在算盘珠里、拓印纸间、唐诗宋词中的温度。”带队老师次仁旺堆则说“回到西藏后,我们会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同学,让更多藏地孩子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雪域高原到江海之滨,从课本知识到实地体验,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师生们用一场文化研学,为中秋国庆假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中秋国庆,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这样的“文化使者”,在中华文明的星河里,采撷智慧的光芒,传递团结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