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筝遇见算盘:这场中秋音乐会,藏着珠算博物馆的别样浪漫

发布时间: 2025-10-07 访问次数:

10月6日下午,一场名为“丝弦颂华章·筝心邀明月”的中秋古筝专场音乐会在珠算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内温情启幕。没有复杂的流程设计,只有琴声、诗韵与满场的欢声笑语。这场以“传统双璧”为核心的文化盛宴,让千年筝音与百年珠算在此邂逅,为双节增添了一抹独属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浪漫色彩。

古筝1.jpg

音乐会的曲目,恰似用音符在算珠间谱写的诗篇。 当《春江花月夜》的首个音符自古筝上流淌而出时,那一刻,琴弦的震颤仿佛与展柜中古代算盘的算珠共鸣,江月交融的意境与博物馆内沉淀的历史气息相互交织,令观众恍惚间似穿越古今;从唐诗中的浪漫月色,再到宋词中月下的美好期许,一首《但愿人长久》,令“千里共婵娟”的祈愿与珠算所承载的“精打细算过日子、团团圆圆度人生”的生活智慧相得益彰,引得不少观众随旋律轻声附和。而《我的祖国》的激昂弹奏,则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激昂的旋律如波涛汹涌,与珠算博物馆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相互映衬,让人们在古筝的悠扬旋律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从《花好月圆夜》的灵动到《渔舟唱晚》的悠然,每一首曲子都像在为博物馆里的算具故事配乐,让观众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沉浸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

古筝2.jpg

在互动环节,当老师问“谁能说出《渔舟唱晚》右手的指法”时,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立刻举手:“我知道!有勾、抹、托!”她的妈妈笑着补充:“平时看天气预报总听这首,今天终于知道是怎么弹的了。”我们还邀请观众上台尝试指法,试着用左手模仿山东、浙江筝派《高山流水》的按弦,尽管指尖略显生涩,但无人在意对错——大家所珍视的,是亲手触碰传统文化时那份新鲜与欢喜。

古筝4.jpg